1581021406

/ LOMO LC-A+, Haights-Ashbury District, San Francisco, CA, USA /

 

 一股作氣把留言的訊息全部整理、回覆

才發現自已疏於管理blog也疏於管理自已的時間配置,好多訊息都過期半年之久

(遲至最近才回覆完畢,總覺得自已很不禮貌,此缺點需要改進)

 

慢  已然悄悄進駐我的潛意識之中尚未全然真正落實在生活裡

是也奇怪卻又自然的一件事,畢竟我骨子裡流著的是台灣人熱情血液呀!!!

此篇原文寫於2014年1月,因為晚上寫文的時間很少,經常都會備多篇稿件暫存

剛好前陣子看到幾篇文章在探討慢功夫,覺得部份想法不謀而合(當然要向葛拉威爾大師認真學習才是噢!!!)

 

慢功夫「一萬個小時」定律:邁向成功

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不管哪一種專業,成功的最大前提,都是要有一萬個小時的不斷練習。 

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自行google網路文章噢!此篇分享不列入討論~

 

想聊聊美國文化觀察誌#2【請放慢生活的速度】這件事。

姑且拿掉身邊有華人因素這件事(想要聊得盡量是客觀角度這樣但或許也不客觀或標準)

其實移居國外的人們幾乎已是外國腦了噢~習慣慢活的節奏步調再也回不去了

【慢】是亞洲人對於歐洲文化/人、美洲文化/人,既定印象(畢竟歐洲人不會覺得自已慢嘛)

在這層印象仔細觀察之下【慢】還能區分為:有效率的慢及没效率的慢。

這篇就先不談〝效率評估〞這回事~只單純沖杯黑咖啡,坐下來聊聊【慢】

慢的生活步調其實一開始對我而言很難適應而我的確常常表現異於常人oops

舉例來説:在國外,行人永遠優於開車的人噢!絕對要禮讓行人的路權!

任何時候都可以看到行人悠閒地走路過馬路,真得不必慌慌張張像個過待小老鼠般没尊嚴呀!!!

 

另一半在開車時,我會急著想在黃燈前往前衝,他没衝過我還會〝喔〞一大聲很失望

因為在台灣開車、過馬路是不可能把時間耗費在等黃燈再等紅燈再等到綠燈再大步走

排隊點餐時左晃右晃想看看掛在牆上的menu或是想偷看前面還有幾個人在等~超級不耐煩

走路的步伐又大又急總是等不了身邊也在走的人!想要一個大馬步就定位在目的地

打客服電話要轉接再轉接,總是等不到錄音機的回覆就想直接按9或按#

連一天24小時只花費40分鐘的快走運動都想急著看時間還有多久,腦袋瓜裡全都是等著處理的事

真得急習慣了~很多事都急著要同時處理好這樣的壞習慣就常常被制止!

殊不知他本人原是個急性子,已被訓練成好耐性

打客服電話常常一等就是40分鐘才會有人接通,耗上1小時只能處理1件突發狀況是再普通不過的情形!

見我没耐性又没閒功夫等,總是要我 take easy!!!

此時我早已臉紅氣喘不停在追問:why? why?? tell me why???)

而我從抱怨、不耐煩到現在會找超市閒晃、用iPad看影片,享受等待放空的時光。

 

想當然爾,消費及用餐時間完全是好整以暇地得到尊寵客戶的好品質

似乎也很少有機會看到服務生會送錯菜或端錯咖啡給客人!

雖然我們也會去 all you can eat restaurant依付費價位區分菜單等級但不等於吃到飽噢!

all u can eat 是指付出一定的金額不限制時間可以享受各式料理或菜色

第一次到 all u can eat 的韓式餐館吃飯時,我頻頻確認真得不限制時間嗎?

後來幾次,我會默默觀察來用餐的客人,是不是真得會因為不限制時間而把屁股黏在椅子上捨不得離席!?

答案是否定的噢!基本上大家吃飽飯給小費後就快閃了~根本不會有人眷戀地留在原地只為“感覺划算”

甚至看到餐館外有人潮在排隊,還會願意快快離席以禮讓下一位消費者呢(我們亦如此)

不必限制時間不必大口嚼肉灌湯反而能享受咀嚼的好滋味把餐點吃乾淨。經常客滿也是必然的事!

 

在經歷快慢磨合期,現在我也能算是半位〝慢女〞

(還是會有急女原形畢露的時候啦~噗!然後立馬就會嚴格糾正自已)

只要當下已著手處理一件重要事情,我自然甘願放慢速度去等待第二件事情被處理

因為,“慢”不等於没效率,如何把一天的時間在放慢當中又能妥善被利用絕對是門大學問!

因為自已是個粗線條又有點大神經的人,慢慢來以期望把出錯機率降低換取能力內能做到最好的品質!

如果是請人代為處理,也不會著急逼問後續,放心等待即可(這點很不容易呀!!!要好好地學!)

偶爾,晚上很晚才到家還要做飯(雖然是基本到不能再精簡的料理內容)

我也可以耐著餓昏的急性等室友在鄰居的有機蔬菜田園拔青菜和柑橘,適時地摻入食材!

不自覺會從〝實踐慢生活態度〞當中,發現許多好玩的體驗,也讓自已不那麼容易氣急攻心呀!!!

 

全球都在嚮往和追求的 LOHAS 樂活主義 已經濔漫在我現今的生活當中嗎?

我,怎麼還能容許自已錯過呢!?  絕對要好好地把握!不枉此生!!!

如果你也想要擁有樂活生活,請從放慢生活態度開始做起噢 :)))

 

以下文字內容轉載自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樂活族)

樂活族又稱樂活生活洛哈思主義。

樂活,是一個西方傳來的新興生活型態族群,是由音譯LOHAS而來。

LOHAS是英語Lifestyles of Healthe and Sustainability的縮寫,意為以健康以自給自足的型態過生活。

此名詞最早出現在1998年的書籍《文化創造:5000萬人如何改變世界》

The Cultural Creatives: How 50 Million People are Changing the World),

作者是美國社會學家保羅·雷(Paul H. Ray)

書中對LOHAS族的定義為「一群人在做消費決策時,會考慮到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和環境責任。」

據估計這一族群的市場,在美國就達到有2,289億美金

樂活族的特色是身體力行他們關心的環保議題

除了消費對健康有益、保護環境的商品,也鼓勵大家改變消費態度。

在做消費決策時,會考慮到自己與家人的健康環境責任。

歐美國家開始研究與LOHAS相關的議題

在2006年美國加州所舉辦的LOHAS研討會中提及,有30%的美國成人(約6,300萬)過著這種生活方式其市場的產值約有2,289億

其中,永續經濟佔764.7億、健康照顧佔307億、健康的生活型態佔300億、個人成長佔106.3億、生態生活佔811.9億。

樂活市場投資人很多都是因為自己身體力行,接觸到LOHAS概念的影響成為了樂活族。

 

LOHAS中,H(Health)指的是「健康的飲食、生活、的探索與個人成長。」

健康的生活型態像是近年逐漸被提倡的生機飲食法、營養補充品等;

而最近熱門的運動瑜伽,或是中醫自然療法、個人成長的出版品等,則都是現代人對於身心靈健康的追求。

S(Sustainability)指的是「生態永續的精神」,例如可重複使用的能源,或是有機、可回收的產品。

 

雖然樂活族是以美國人為主的族群定義,但目前在全世界引起了不少報導,

普遍認為各種文化和國家中都多多少少有樂活族的存在。

因為它適合目前的有機食品工業,和消費性文化觀光產業等的推動。

另一個與樂活族相關的慢食運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慢食運動在於反快餐食品的不健康成份與製造過程。

目前這兩股生活型態的趨勢都持續的在進行,

簡樸生活則是在樂活族之前較早被提出的,簡稱為LOVOS,它主要在於對抗消費至上的奢華主義,

行銷觀點看來,簡樸世代的特色較少也較不明顯,但未來的潛力是相當被期待的。

LOHAS的重點在於「永續精神」,台灣目前多集中在H部分,

另在製造業和流通業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像是包裝及垃圾減量等。

在中國,日前通過了在2008年6月1日起禁止免費提供塑料袋的政策。

從環保袋的流行,到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的增多,到有機連鎖超市的出現。

一些樂活雜誌和網站就致力於傳播樂活的生活方式。

樂活的生活方式要想被更多人接受,就必須從生活小事入手,從最簡單的改變開始。這樣才能做到無止境的樂活。

在香港,有關膠袋徵費的政策已於2009年7月7日起,分階段實行。

市民到超級市場、便利店及個人護理用品店購物,每用一個膠袋,要支付0.5元環保徵費。

 

arrow
arrow

    Virgin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