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撞撞走了一年的路,心終於安靜了。
跌跌撞撞渡過了一年的混亂生活
這些日子的行程愈來愈忙,但心情│思緒終於安靜了。
這些天見了許多在一年前見面的家人朋友,突然驚覺1年365天其實好短暫
短暫地讓我到現在才終於能讓整顆心從混亂紛雜趨為安靜真實
希望下一次變動不要又耗費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整地安定自己
身為道地台北人的我,青春大學時期卻落腳於台中。
誠實地説我真心喜歡台中市而且愈來愈喜歡。心中第一名還是留給台北市中山區(笑)
台中市有著台北無法比擬的寛廣幅地還有規劃尚能説是完善的綠地(晚上下樓跑步真得很方便)
雖然市區老房子數量仍然眾多且有著參差不齊的怪異城市人文
但重劃區、勤美誠品商圈、美術館週邊區域有一種後台北市的都會朝氣
愈來愈多洋墨水學子漂洋過海回台中發展,startup衝勁期望能帶給台中更好的文化素質
喜歡的公園綠地眾多,吃飯喝咖啡餐廳寛敞不擁擠也不必擔憂時間限制、停車費便宜
讓我對現今台北市的餐飲文化略為小感冒 :p
有一陣子常常一個人在台中市奔波,早出晚歸相當忙碌
這天的第1個行程結束較早,距離下一個行程還有些空檔
一個人騎著youbike吹著涼風在勤美誠品附近繞啊繞~繞啊繞~
突然想吃brunch所以選了這間營業時間相對較早的白水尼克cafe
一開始是被這道歐式長形窗吸引 (本來想坐在這但店員都把客人往冷氣較強的二樓送hmm...)
●● Emma Meals 艾瑪早餐│法國麵包焗油醋菇/炒蛋/田園莎拉│熱美式
翻開menu看到法國麵包&油醋菇就決定是它了。熱美式咖啡是生活必備不必考慮。
法國麵包焗油醋菇本來就是我喜歡的口味也是自己最常試做的brunch meal 自然無法挑剔
田園莎拉和炒蛋則是普通口感。
最感謝的是填飽肚子之外還有安靜空間讓我翻閱手邊資料,躲一場夏季午雨。
目前暫居在台灣中部其實挺理想的,甚至有點超乎預期 :P
態度友善、生活安靜、專屬私人空間、空間大、氣溫乾燥、時時餵食秀、方便運動etc...
重點是可以很自在地做自己 無疑是copy了米國居家模式
當然這一切的揮汗淚水、辛苦努力付出都是為了能再回到我的溫暖小窩和廚房
耗費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和心力努力再努力,好辛苦才走到這一步。
自從一肩扛起安排所有行程後,我就對各類交通指南APP瞭若指掌
以前只會汽車機車高鐵捷運走路,已練就能在不同城市搭配各類交通工具瞬間快速移動
搭車利用時間閱報看書翻資料,把握該有的片刻休息才能有更多時間思考策略
寥寥無人的颱風前夕,從嘉義結束行程返北的我們呈現一個發懶的夜晚節奏
室友説:隨便下一個站!走吧~我們去約會,好好吃一頓晚餐。
〝好好〞並不是指高級料理而是像正常人放下工事、筆電和手機,好好地慢慢地一起聊天吃飯
走出火車站立刻端出我的尋店本領絕招 (他總是對我能找到有梗的餐廳吃飯很敬佩)
我喜歡在old town找尋注入新元素的餐廳,試試每個城市的古老守舊mix新鮮獨創
不知不覺我竟然開始喜歡上這個從小在血液裡佔去1/3童年時光的城鎮
遮打道洋行│喜喜茶室
英式早午餐│復古味濃厚港式茶餐廳
老實説我喜歡遮打道洋行多過喜喜茶室 (我不是個喜愛復古老物件的文青...)
香港在1841年到1997年間是一個受到英國殖民管制的城市
在那段稱為港英時期的年代
英國文化的浸潤讓香港飲食演變出獨樹一格的風貌
甚至 為了滿足長期駐港英國人思鄉情而開設的英式餐廳裡
仍細細瀰漫著地道的香港味
兩方文化看似衝突,卻也融合的如此理所當然
保羅 遮打(Paul Chater)爵士,是十九世紀對香港有著重大影響的英國人
遮打道(Chater Road)就是為紀念他的貢獻而以其命名的道路
而這條路上也成了相當多的英國人與英式餐廳的匯聚地
遮打道洋行的設計就是以此概念為出發點
在這裡 我們希望提供的是
受英國文化薰陶下的香港味以及英國的現代化飲食
在新舊與東西衝擊的火花中,充分享受我們提供的飲食新熱情!
2間店的門口各自獨立可以從各自的正門進行,二樓空間互相連通(老闆好像是同一個人!???)
我們是從喜喜茶室上到二樓,再換到遮打道洋行入座
因為在討論裝潢的事情所以也開始研究燈具!我喜歡這盞燈飾,很像拍片會用的燈具
港式茶餐廳没有什麼一絕,只要點的食物夠油夠鹹夠道地就會很好吃!
冰火菠蘿包:甜甜鹹鹹的起司片很好吃!可惜菠蘿包上層皮不夠酥脆,下層皮只是普通麵包
鐵板沙茶豬扒炒公仔麵:乾乾脆脆的炒泡麵真得好好吃!!!(我最討厭乾麵還炒得湯湯水水不對火候)
好不容易才走到現在,用了很多的力氣和淚水,當然還有許多經歷體會的痛苦
成長與成功一樣都没有捷徑,只能靠自己跌跌撞撞摸索究竟。
心安靜下來後,發現有好多計劃没有動手也發現有好多事情需要立刻著手進行!
也找回了記錄日常BLOG的熱情
在這,看似飄雨卻未飄雨的颱風夜,記錄了心安靜下來後先想到的3間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