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我最喜歡的區域,第1名是中山區,第2名是大安區
也曾經偷偷考慮過住在中山區的可能性,查詢過幾個適合自己生活習性的物件
雖然房價居高不下但我一直認為中山區是最適合居住的藝文區,台北後花園。
認真在此blog停留的朋友可能都常看到我歌頌中山區的美好(笑)
是真得好喜歡駐足在中山區,而這些圖文便是駐足在中山區的日常記錄
可愛黑板menu 讓我對室內的黑色佈置不再覺得沉重
某次在 Favvi Cafe 喝到一杯香醇濃郁的微冰拿鐵後,我的咖啡魂整個被吸走了!
所以只要在附近,時間充裕,我一定會繞過來外帶一杯!滿足自己的味蕾!
光點台北電影院一直是20歲後的自己最愛的電影院!
喜歡的電影,蒐藏的限量電影海報, DVD, postcard 都在這裡產生一輩子的美好回憶
那只有光點電影院才有的歐洲書店的味道,這麼久以來,不斷在我的內心深處久久不散
或許我對光點的回憶太深層,有我的快樂,痛苦,傷心,成長各層面的不同!
曾經記錄過一段文字:
「這世界上,看你痛的人很多,懂你痛的人很少。」Every Thing Will Be Fine.
對電影的熱情是從光點台北開始的。
即使大學時代專攻電影以及廣告片製作仍没有引起我對電影的喜愛
在那些報告中,總是言咄無法發表自已對分鏡表對演員表現對場景對燈光對美術的想法
或許是因為自已的頻率對不上教授們播放的經典老電影教材
事後想想,或許是我不適應這樣的教學模式。
猶記,20歲那年暑假的打工,在時間的分配遊刃有餘,有了重新的調整。
我把下班後的時間一半留給當年還很耀眼,稱覇全天母的誠品中山店;
另一半的時間留給了光點台北電影。也開始了我一個人看電影的習慣。
只要没事,看了場次時刻表(當年的網路可不盛行,都是把場次表放在包包裡)
就立刻衝到光點台北買票,然後一場兩場三場接連著看下去…
是這樣,是光點台北,把我的電影美學培養起來,也讓我重新認識電影。
我從没有寂寞的週末,因為有電影陪伴我。
THE END.